杜云臻这几日一直被拘着养病,整个人都快发霉了。
遥想前世,她想出门就出门,想泡吧就泡吧,夜不归宿都没人管。
来到这刚开始觉得新鲜,这两天无聊得要命。
杜云臻在院子里发呆,这时锦蕊附耳过来小声说道:“姑娘,您让我哥打听的事有消息了,他正在二门处,现在要见吗?”杜云臻眼眸一亮,前天她刚让锦蕊找一个可靠的小厮悄悄***崔青樱,这么快就有消息了 。
她道:“走,我们去花园走走。”
杜云臻来到花园的亭子里,很快就有一个十八岁左右的小厮过来请安。
杜云臻稍稍打量他,便问道:“你就是锦蕊的哥哥?刘江。”
刘江回:“正是小的。”
杜云臻点头,“说吧!都打听到什么消息。”
刘江一些为难,说了就怕污了五姑娘的耳。
“如实说来。”
刘江得了命令,不敢不从,硬着头皮说:“小人在崔府等两天,终于等到崔小姐出门,小的跟着后面,最后发现她进了一个院子。
小的在外面等了一会,又有一个男子进去。
一个时辰后,那男子先离开,我装作过路撞到他,闻到了他身上有女子的脂粉味……”杜云臻震惊了,小声问道:“你是说,崔青樱和外男私会?”刘江点头,随后低下头。
锦蕊羞恼,“哥哥,你怎么能在姑娘面前说这些污了姑娘的耳。”
杜云臻摆手,沉思片刻,“这件事你们嘴巴紧一点,我不希望有第五个人知道,这里有二两银子拿去买些吃的 。”
几人齐应是,刘江得了赏钱高兴的谢恩走了。
杜云臻高兴,崔青樱不足为虑了。
不过她得找点事情做,她可没忘记还有人想着要她的命呢。
“锦蕊锦灵,你说外面的书肆有医书吗?”锦蕊立在一旁,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,“姑娘,应该少有,不过您要医书何不在家里书楼找找。”
锦灵疑惑,她家姑娘难道是想学医术?锦灵这么想也这么问了。
“我就是随意看看。”
杜云臻还不清楚,或许是自己看,或许培养一下人手,以后说不定用得着。
记忆中杜家有一个专门装书的阁楼叫墨竹楼,常年有人看守,下人是不允许去阁楼的。
就府中的主子要拿书回去看也得登记,毕竟书籍不易得,遗失了可不好。
“好,锦蕊跟我去墨竹楼,锦灵帮我看着院子,中午我要吃水晶丸子,你让大厨房帮我做一道。”
杜云臻说着起身往外走。
锦蕊匆忙跟上。
杜云臻带着丫鬟来到墨竹楼和看管书楼的钟叔打了招呼便进去了。
书楼空间很大,分三层,每一层书架上摆满了书籍。
这些书籍封面看着很有年头了,虽然尽力养护,却也避免不了发黄发旧。
杜府原是没有那么多书籍的,这些书一部分是王老夫人当年的嫁妆。
杜云臻留锦蕊在外等着,一个人在第一层找,最后还真找到了。
杜云臻拿了两本书登记后便回了安华院。
用完午膳,杜云臻靠在窗边的榻上慢慢翻动着医书,神情是少有的认真。
正值三月中,安华院里围墙一侧***的鹅***的木香花竞相开放。
在轻柔的风中,微微晃动。
柔柔的春风裹挟着丝丝缕缕的香气,幽远绵长,柔和宜人,给人带了舒适,很是好闻。
锦蕊在一旁画花样子,锦灵则打着络子。
翠屏踏进院中就看到这副悠闲的场景,心里不禁暗想,五姑娘的性子越来越安静了。
锦灵锦蕊看到翠屏进来,笑着迎起身,锦灵一个接过翠屏手中的衣裳和匣子。
杜云臻也放下医书,热情招呼:“翠屏姐姐,你怎么过来了,快坐。”
随后吩咐锦蕊给翠屏倒杯水。
翠屏连忙屈膝道谢,双手接过茶水说道,“夫人前些日子吩咐绣娘给您做的春季衣裳和首饰已经做好了,特地让奴婢送过来。
另外,夫人说明天要去崇华寺上香还愿,五姑娘您准备准备。”
杜云臻一想到明天就可以出门,眉眼间都是笑意。
“好,我知道了,谢谢翠屏姐姐。”
锦灵锦蕊也很高兴,这段时间杜云臻一直在院子里养病,好久没有出去走走了。
翠屏说完就告退了,锦灵跟着送到屋外。
锦蕊捧着春裳笑着询问:“姑娘,明天穿哪件。”
杜云臻看了看两套春裳都很满意,一套***色,一套天青色。
随手指了那套天青色衣裙说:“明日就穿这身吧,这颜色适合春日。”
锦蕊点头:“好的姑娘,就配前几日老夫人给的珍珠头饰可好?”锦蕊梳头手艺好,手巧梳的发饰又好看。
无论是原主还是杜云臻都很喜欢。
“好,你看着弄。”
翠屏回到清晖园便去主屋回话。
江氏正在教杜云姝管家算账,看到翠屏回来便问道:“臻姐儿在院子里干些什么。”
因着杜云姝秋日要出阁,江氏在杜云臻病情大好之后便天天带着杜云姝教她管家。
当然在杜云姝及笄后该教的都教了,毕竟要去别人家生活,有些为人处世、人情来往方面,江氏总是忍不住多教几次。
翠屏屈膝笑道:“夫人,奴婢去的时候,五姑娘正靠在窗边看书。
奴婢和锦灵打听了一下,五姑娘去墨竹楼找了医书来看。”
江氏疑惑对着杜云姝说道:“你妹妹怎么想起看医书了?”杜云姝也纳闷,以往五妹妹上学时虽课业都做得很好,但大部分也是她自己喜欢,对于她不喜欢的。
例如刺绣,五妹妹就没有多少耐心。
五妹妹怎么突然想起来看医书?“娘,可能五妹妹就是一时兴起。”
江氏觉得大女儿说的有理,“也是,囡囡之前也不是没有过一时兴起的事。”
说到医书,江氏想给两个女儿找两个会医术的医女,之前去信给了娘家,不知道能不能寻到。
江氏打算从寺庙回来回一趟娘家。
翌日,卯时一刻,杜云臻睡得正香就被人喊醒。
锦灵边轻轻晃动杜云臻的胳膊,边小声叫杜云臻起身。
“姑娘,醒醒,再不起身时间来不及了,晚些在车厢里睡。”
杜云臻缓了一分钟,才慢吞吞坐起,任由于嬷嬷给她梳洗穿衣。
十几岁的年龄出于身体的渴觉,怎么都睡不够。
“姑娘正是长身体的时候,怎么睡都睡不够,等上了车在车里眯会儿。”
杜云臻点头,她正有此打算。
于嬷嬷不放心,转身又对锦灵锦蕊两人叮嘱。
锦蕊觉得于嬷嬷有点啰嗦,还是笑着应下了。
昨日江氏已经和老夫人打过招呼,今早就直接出门。
大门处,马车早已等候,杜云臻到时,江氏已经到了。
杜云臻福了一礼,一副困倦的模样。
江氏笑笑,“普陀寺有点远,得早点出发,臻姐儿也是困了在车上再睡。”
杜云臻摇头,她现在清醒了,“娘,女儿不困,我们现在出发吧。”
随后带着锦灵锦蕊上了马车。
江氏带着丫鬟婆子上了前面的马车。
马车行驶在宽大的青石街道上,马车两旁跟上侍卫还有粗使婆子,呼啦啦跟着好十几个人。
马车出了西城门,往崇华山方向而去。
两个时辰后,马车停下。
杜云臻下车抬头望着山上,山中郁郁葱葱,高大繁茂的松林一排排站立。
寺庙东侧一***桃林,这时正开得盛,桃花粉淡,灼美非常。
崇华山上半腰处隐隐看到朱红色的庙檐,钟声从寺庙里传来,惊得山中鸟林在空中盘旋,又悉数落与树枝。
杜云臻深吸一口气,空气中有淡淡地松枝香气,她竟觉得好闻。
江氏下了车,看到女儿定定望着山上。
从李嬷嬷手中接过帷帽,亲自给杜云臻戴好:“来寺庙参拜的各类人都有,戴上好些,咱们上去吧。”
杜云臻也是无奈,这带了帷帽怎么看景色。
江氏带着杜云臻和丫鬟婆子拾级而上,侍卫留在山脚下。
崇华寺依山腰而建,占地极广,是除了护国寺外京城一片香火鼎盛的寺庙了。
崇华寺不限制贫民参拜,所以香火很旺。
这会山上来游玩的,祈福的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