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结起来有三个主要原因。
第一,宏大的世界观。
《西游记》的世界观模型有虚实两条线。
虚线是华夏的上古神话体系,女娲补天、~玉皇大帝。这给故事增添了一些神话色彩,更容易吸引读者读下去。实线是1400多年前,玄装西行的真—实历史故事。
这就让读者对故事多了一种史实的厚重感。
“有一说一,其实我是想知道西游记,或者说先看了西游记动画片,再知道玄奘是真实人物的。”
“86版西游记,暑假的电视动画,音乐一响起来就感觉回到了小时候的夏天。”
“看到玄奘是真实人物的时候确实增加了许多代入感,那会去天竺说是真的九九八十一难也不过分。”
大唐太宗位面。
李世民看着天幕,顿时想起数年前西行的玄奘法师。只不过,这次出行居然被写成了叫做《西游记》的书?去天竺取经,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?
李世民顿时一愣。
他记得之前天幕中说王玄策前去出使的时候,并没有这么困难啊。
三两下甚至把中天竺直接给灭了。
“这九九八十一难,有书中艺术加工的成分,还是真的路途艰难?”李世民若有所思道。
不知道后世之人,会把书中的他描绘成什么样。与此同时。
另一地点。
玄奘背着沉重的箱笼,穿着朴素的僧衣。正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在滚烫的砂砾上。艰难地盯着热浪和风沙前行。
他舔舔干涸的嘴唇,抬起头来看着天幕。
嘴角微微流露出一丝笑意。
“没想到我取经此举,能被后世记得千年。”
“看来我一定是成功了!”
这条路,他会坚定走到底!
总结起来有三个主要原因。
《霍比特》与《冰与火》的故事构建,已经称得上巧妙。
但也无法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找到对应,这就让作品少了一些厚重的史诗感。
而华夏网文,尤其仙侠类得天独厚。
拥有追溯上古的历史,西游记、山海经、封神演义多套架构随你选择。
其架构完整性,经过千百年来无数作者的补充,非常完善。
而且重点是,有一代一代的作者不断加持,这使得华夏网文在装逼界,堪称恐怖如斯!
神话故事和历史无缝结合,不但大大加强了小说的代入感。
还使得华夏作者,在世界观架构上吊打国外作者。
“要说设定那确实强太多了,封神的体系架构,山海经中无数妖魔鬼怪奇珍异兽,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···”
“主要是这些设定都是现成并且公认的,而外国神话文学就缺少这种认同性。”
“外国很多神话传说在各个地区都不同,而且传说零零碎碎不成体系,二次创作比较难。”
“毕竟从理论上来说,我们的小说早就已经发展五六百年了···”
“五百年前,西游记何尝不是一本爽文呢?”
“有一说一确实,标准的遇到难题,然后孙悟空装逼打脸解决的流程,嘶...我怎么突然感觉毁童年了。”
“其实里面还是有很多内涵的,不止这些东西,还蕴含了对现实的一些隐喻,不过当初看的时候年纪小,知道孙大圣厉害就很开心了。”
历朝历代的古人们看着天幕上的这些讨论。急得抓耳挠腮。
说了这么多,倒是给我们看看啊!这西游记到底有多有趣?
当然,明朝之前的古人们就有福了。
之前没听过西游记名声的古人。
也纷纷升起好奇之心。
猜想这本能流传后世的小说到底讲了什么故事
许多有条件的古人准备前去书铺购买一本,一睹为快。大明位面。
朱元璋招来李善长问道:
“这天幕上提到的书,冰与火、霍比特、西游记等你可听说过?”李善长当然不可能听说过。
这会吴承恩的祖爷爷都不知道出生了没有。至于另外霍比特和冰与火两本书。
其中一本,作者的国家甚至都还不存在。
“回陛下,臣未曾听过,或许这些书尚未面世。”李善长答道。
朱元璋眼里顿时闪过一丝失望之色。不过他也没有过于介怀。
看着天幕反而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。
“哼,四方蛮夷,如何与我泱泱华夏相比?”
真实而厚重的历史,给了华夏文学无与伦比的格局。也给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强烈的文化自信。
“五千年历史,就如同一个千帆过尽,看遍世间百态的红尘之仙。”
“西方诸国从出生到成长再到垂垂老矣,我泱泱华夏依旧屹立不倒,精神矍铄,手握日月摘星辰!”
朱元璋这一席话说得慷慨激昂。一旁的李善长都不由得动容了。
仿佛又看到了那个争夺天下时意气风发的老朱。
第二,爽点更全面。
大家看网文,就是冲着放松去的。
但是西方的一些小说,还停留在主角从小悲惨,历经千重磨难获得了强大的力量,却又受限于道德、社会的约束,反复与自己的心魔做斗争,最终成了一个政治正确的光辉形象。
最典型的就是蜘蛛侠和鹰酱队长。
蜘蛛侠原本是一个普通高中生,天天被人欺负。
无意中被蜘蛛咬了之后,获得了超强的能力。
大家看的时候,想着这下总算可以为所欲为了吧。
没想到一句“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”,让蜘蛛侠变成了城市的见义勇为典范。
鹰酱队长也是一样的剧情,瘦弱的小男孩,获得改造后成为超级战士。
可他获得了什么呢?
天天想着帮助别人,却没办法和自己喜欢的女人在一起。
说实话,他们的故事确实起到了教育意义,但是看起来还不够爽。
“想起一个刻板印象:把钱看得最重的是棒子国网文,把女友看得最重的是倭国网文,把杀人全家看得最重的是龙国网文。”
“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也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启示,要斩草除根?”
“赵氏孤儿的例子,卧薪尝胆的例子还不够警醒吗?让我选我宁愿当司马懿(狗头)”
“说杀全家就杀全家是吧?不过这种有仇就报的感觉确实舒服(狗头)。”
三国位面。
正在被曹爽追杀的司马懿又麻了。
杀人全家的多了去了,又不止我一个。
这些弹幕怎么抓着我举例子?
东汉末年位面。
吕布看着天幕上那一句“天天想着帮助别人,却没办法和自己喜欢的女人在一起。”心中意动。
下意识地握紧手里的方天画载。
对啊,他都这么强了,为什么还要在意别人的想法?就该为所欲为!
“大丈夫生于天地间,岂能郁郁久居人下!”
大明位面。
茶馆里听说书的百姓们纷纷点头。
对嘛。
西游记这才叫真正的爽文。
出世就是天生石猴,基本无敌,
学艺归来,直接大闹天宫,打穿南天门,取下龙宫定海神针当兵器,甚至尿在佛祖手上。这才叫百无禁忌,随心所欲的爽。
哪怕是取经路上戴了紧箍咒,八方仙佛也得给悟空几分面子。如果都无敌了,还要活得那么憋屈,无敌有什么用?
....
反观华夏的网文,那简直是把人性的弱点,研究到了极致。
人类最渴望的三个愿望:财富,力量,爱情,我们的主角全都能轻松拥有。
主角出生,就是天下四大隐藏世家的第一继承人。
从小与另一世家的千金订婚,面都没见过几次,就能爱主角爱得死去活来。
然后在世间游历的过程中,主角还能认识某国公主。
甚至还能与某个神话女性人物,有感情故事。
一再地掉入山崖,捡到传说秘籍。
一再地被世外高人收徒传授神功,最终站立在人族的巅峰。
爰情事业双丰收,随后潇洒地破天而去。
这是多爽的剧情啊。
你也别管逻辑是否合理,看网文大家就图一乐。
剧情有悬念,持续有爽点就够了嘛,毕竟又不是搞文学研究的。
爽!
确实爽!
这段简短的小故事顿时让无数古人们兴奋起来。他们终于知道为什么外国人如此痴迷华夏网文了。
没有经历过无数网文洗礼的人,怎么能抵抗这样的剧情?光看天幕的描述他们都想看了。
出身显贵、爱情圆满、飞升成仙。谁不希望拥有这样逆天的人生啊?
第三,自由度更高。
众所周知,我国的主流人群是无神论者。
而西方信教人数众多,所谓西方的小说作品,在涉及教会和神话内容时,都比较克制。
主要就是怕引起读者的反感。
所以你很难在西方的作品中看到刀劈上帝,脚踩湿婆这样的剧情。
但是华夏不一样,我们的神话人物,并没有那么深地与宗教挂钩。所以你才能看到暴打玉帝,与观音握手这样的剧情。
0求鲜花·
在西方人眼里,不信真主,不信上帝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。所以西方的作品也很少有逆天、战天、灭天这样的剧情。
但我们无所谓“王侯将相,宁有种乎”,“天若挡我,我便灭天”的观念深入人心。所以在华夏的网文中,《神墓》是诸神战天!
《将夜》是再造新的昊天!
《悟空传》是我要那天,再难遮我眼,我要那地,再难埋我心!
什么牛头马面,诸天神佛,在华夏人眼里,但凡是挡在我面前的阻碍,我们都能灭杀之
这种一往无前的气概,和蔑视一切的态度。
其实,是隐藏在人性深处的一种需求。
只是西方由于历史的原因,压制了这部分的需求。
这么多年我们一直都是被文化输出,很少有***的作品走出国门口。
现在网文开始输出国外,这是一件好事儿。
因为就像很多人是看了樱花国动漫才对樱花国文化感兴趣的一样。
想要西方主动了解和学习我们的文化,也得先让他们感兴趣才行。
这一步走好了,未来才有希望把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。
“这么一说才醒悟过来,我们的题材好像确实挺自由的。”
“大闹天宫甚至是几百年前就有的剧情了。”
“我还真没看过刀劈上帝,突然感觉有点意思,谁来写一本··”
“国内网站翻一翻,古早的时候还挺多的,什么天使当反派,天使是最大幕后黑手之类的0.......
“现在都已经不流行了,但是国外不说似乎真不敢写这方面。”
“写了可能会被线下真实,太不自由了。”
“开书了开书了,来收藏!《人在梵蒂纲,开局刀劈上帝!》”
“好家伙,真有你的。”
历朝历代无数古人们看来眼里,心中感慨。
华夏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与天斗的历史。
从上古时期,猿人躲在山洞中低于寒冷。
到后世不满暴政,揭竿而起,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。
华夏文明自古的反抗精神似乎已经写进了骨子里。
让后世子孙们少了些束缚,多放开了一些手脚。
大秦位面。
赢政对国外这种崇拜上帝的现象嗤之以鼻。上帝?
上帝他有多少兵马?
能打得过他麾下的大秦锐士吗?
赢政甚至对天子的称号都不太认同。只觉得自己是“始皇帝”。
天是天。
但他并不是天的儿子。
天子,只是糊弄百姓的一个名号罢了。
这世上到底有没有上天,赢政比谁都清楚。成仙只是寿元将尽时的一种奢望。
真正靠得住的,还是手里的兵马和历代老秦人的积累。大汉武帝位面。
刘彻豪迈大笑。“上帝又如何?”
“若能寻到那上帝住所,朕定要教他好好尝尝大汉铁骑的滋味!”
在他看来,上帝?
只不过又是一个强大一点的敌人罢了。
如果把信仰上帝的人全部消灭。
天底下还会有上帝的概念吗?
当初匈奴强大到逼迫高祖立下白登之约,现在不照样被大汉铁骑追得仓皇逃窜?桑弘羊出列,恭敬拜道:
“陛下圣明!吾等华夏子孙,只需敬祖敬君敬父,其余百无禁忌!”
国外人信奉的上帝,在华夏子孙眼中,是能够以凡人之力拉下马的。正如天幕中飘过的一条弹幕:
“一粒金丹吞入腹,我命由我不由天!”什么叫文化输出?
这种精神就叫文化输出!
明初位面。
施耐庵反复琢磨笔下《水浒传》的结局。若有所思。
“我命由我不由天···皇帝如何?朝廷又如何?”
“梁山好汉何必非得接受招安?”
“反了他的!”
就在历朝历代的古人们忙着把神仙拉下马的时候。天幕中视频刷新。
一个新的视频出现。
《在华夏当神仙有多难?灵则入庙,不灵入士!》
历朝历代的古人们顿时被吸引目光。
当神仙有什么难的?
难道不是坐在位置上,天天享受人们的香火供奉吗?
还有人敢冒犯神仙不成?
众多古人们很是好奇。
而历朝历代许多皇帝们也被吸引了注意力。无数人相当神仙,却求而不得。
居然有人觉得当神仙很难?
不如把这个机会让给他们!